本文同步刊登於Smart 智富雜誌316期
「薪水越來越高,存款卻越來越少,錢去哪裡了?」
「明明有存錢,資產怎麼沒有在增加?」
「雖然薪水很不錯、房子也不少,但我不確定退休後真的夠用嗎?」
無論是來諮詢的朋友,或是資產盤點後的詢問,Gracer發現多數人雖然都有理財或投資,但對於自己的財務現況大多不是很清楚,而有些的財務結果更與他們所想的不同。
多數的金融產業與理財工具是以「單點的面向」來推薦商品,無論是儲蓄或投資,在民眾買了商品之後,金融產業銷售的責任也就完成了。然而民眾使用這個儲蓄或投資工具的目標最終是否有達成,資產是否有增加,誰可為其把關?買東西付錢是很快的動作,但商品是否適合自己、又該如何購買,怎麼評斷又如何幫自己控管呢?透過「理財規劃」的原理,可以協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財務與人生。
多數的金融產業與理財工具是以「單點的面向」來推薦商品,無論是儲蓄或投資,在民眾買了商品之後,金融產業銷售的責任也就完成了。然而民眾使用這個儲蓄或投資工具的目標最終是否有達成,資產是否有增加,誰可為其把關?買東西付錢是很快的動作,但商品是否適合自己、又該如何購買,怎麼評斷又如何幫自己控管呢?透過「理財規劃」的原理,可以協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財務與人生。
什麼是理財規劃?
理財規劃是指有方法、有效率的帶領我們,盡可能達成財務目標的方法。透過人生的「全貌」來計劃與評估,我們達成目標的機會為何,有如何調整可以更趨近財務目標的 達成。
透過理財規劃我們可以得到的好處?
1、釐清自己的財務,進而有效管理。2、聚焦財務的目標,進而達成目標。
3、透過財務現況,了解自己。
4、理財規劃不只是改變我們的財務,更改變自己的人生。
5、預先建置財務資料庫,未來家人好處理。
如果採取以下5步驟,就可以協助自己重新掌握財務狀況,以規劃好未來財務目標:
1、盤點現有財務狀況著手理財規劃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目前財務的現況,包括收入、支出、資產與負債等財務數字。以評估我們的收支是否平衡、支出是否合理、結餘是否累積、現況是否符合標準等。盤點自己的財務,表面看到的是「數字」,但每個數字的背後都有其變成現況的原因、行為與價值。
2、重新設定財務目標
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也不必比較,當我們越瞭解自己想要的人生,我們將更願意為此而努力。財務目標不明確的人,可以運用SMART原理(具體的Specific、可衡量的Measurable、可達成的Attainable、相關的Relevant和有時間性的Time-bound)來協助自己訂定目標。也可以先設定短期或簡單的財務目標,先執行執行、再檢視與邊修正,則財務目標將會越來越具象、也更清晰。
3、制定理財計劃並評估風險
了解自己的財務現況與財務目標時,兩者間的差距即是我們需要努力完成理財的部分。所以我們需要制定理財計劃,將每個需要完成的大目標切割成小目標,逐步有效的執行它,每個小目標的完成將是最終財務目標的達成。如何制定有效的理財計劃?需要財務目標的數字、要完成的時間點、可投入的資金、合理報酬的理財工具、自己可承受的投資風險等。每個元素彼此調整,並運用增加、減少與維持的調整技法,讓自己先開始、並願意執行、再慢慢調整。
留言
張貼留言